各院(部)
为全面落实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市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根据《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就组织开展2022年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领域
1、国家、省和市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我市确定得优势产业链相关领域。
3、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前沿产业。
4、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前景的地方特色产业。
二、申报条件
1、符合《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清晰,任务和目标合理。
2、主要依托单位是行业龙头,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高成长型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等,在所属领域拥有先进的研发试验设施和专门的研发场地,能够对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研发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3、具有承担过市级以上科研计划或标准制定等经历,拥有一批授权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有待工程化开发、技术含量高和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有较强的带动性和辐射作用。
4、鼓励开展产学研实质性的联合共建,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5、管理与团队完备,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拥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及专职科研人员,技术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三、申报要求
1、请各院(部)按照《市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 2022 年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梳理院(部)内符合条件的项目,指导申报教师结合自身优势认真编制申请报告(详见附件 2),填写《南京市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申请表及材料附表》(附件 3)。
2、请各院(部)申报材料(一式 2份),填写《南京市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汇总表》(附件 4),于 6 月13日前报送到科技处206办公室,电子档材料发到邮箱(lt@jit.edu.cn),联系人:林涛。
3、申报材料有关注意事项:
(1)申请报告需按照《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申请报告提纲》(附件2)中内容顺序装订成册,正反面打印并用标签纸标明分类,申请表及相关附表须用 excel 格式放在报告九游会官方网站首页;做好封面和目录,封面标题为“南京市ххх工程研究中心申请报告”,封面注明申报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建设地点等内容。
(2)工程研究中心的名称应体现具体细分行业的领域,反映自身技术优势、行业优势,不宜选用笼统大行业概念(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金属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也不宜用企业名称、字号或商标(如:a 公司的“a工程研究中心)。
(3)真实性承诺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本人亲自签署。
(4)所提交的科技成果证明文件应为本单位直接承担,并与申报内容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