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重点目标任务的通知
宁政办发〔2017〕4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7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举措,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2月24日
2017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重点目标任务
为加快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确保工业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现制定2017年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重点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根据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高水平建成、六个显著”的总体要求,抢抓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江北新区以及“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机遇,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入推动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建设国际软件名城、中国“互联网 ”名城、中国智能制造名城、中国现代服务业名城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巩固和深化节能降耗成果,不断提升我市先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
——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工业投资目标实现正增长,力争达到3%,工业技改投入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万元gdp综合能耗完成省下达指标,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在3138万吨以内。
——全市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7600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
——完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5400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占比超过72%,产业规模继续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3%,占比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各项政策,化解水泥产能150万吨,化解船舶产能20万载重吨。
三、重点任务
(一)狠抓有效投入,全力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1.强化工业有效投入。引导企业引进工业机器人、数控设备等先进制造设备,鼓励企业加大技术设备投入和工艺改造,进一步提升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规模。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计划完成183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完成700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推进“双百工程”项目建设。以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促进工业投资结构调整,2017年,全市“双百工程”重点项目242个,其中重点工业产业建设项目126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16个,计划总投资2826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604亿元。242个“双百工程”重点项目中,新开工项目111个,当年计划投资241亿元。续建项目131个,当年计划投资363亿元。
3.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增长计划。全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以企业数量的增加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二)聚焦科技创新,为工业经济注入核心动力
4.实施“南京市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工程”。瞄准当前和前沿产业优势领域,面向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1-2个重点产业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国际先进制造业技术制高点。
5.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按照“一案一例一策”方式,有序推进现有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示范,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动形成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三)致力两化融合,提升工业经济智能化水平
6.实施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对200家大中型企业实施互联网化提升,鼓励和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行业特色应用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打造5—10家细分行业特色平台,培育建设3—5家重点行业b2b平台和3—5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7.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征集智能工厂建设方案,开展2017年智能工厂建设企业认定工作,对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取得显著成效的,在全市范围内加以示范推广。以南京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为主体,吸纳高校和行业专家,研究制定我市智能工厂建设相关标准,规范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推进20家企业智能工厂创建工作,计划对40家企业实施智能工厂培育。
(四)突出节能环保,大幅减少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
8.严格实施控能压煤计划。细化分解节能控煤工作任务,重点跟踪全市25家用能大户的节能控煤工作,确保能耗和煤耗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在3138万吨以内。
9.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继续推进以钢铁、石化、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的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全年安排不少于100个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纳入重点改造计划,实施滚动建设。完成清洁生产企业审核100家。
10.稳步推进去产能工作。减少化工铸造等落后产能,推进化工园区内46家化工企业限期整改转型关闭,全面实施化工园区外化工企业关停转迁计划,开展铸造等低端低效产能淘汰工作。全年化解水泥产能150万吨、船舶产能20万载重吨,推动钢铁企业粗钢去产能工作。
(五)布局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地位
11.围绕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引进、推动产业链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加快形成经济支撑地位。全市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左右。优化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入库企业,全市入库企业数达到1321家,新增新产品220个。
12.加快推进软件新兴业态发展。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大数据行动战略,大力推动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知名软件企业引进和培育,高标准办好南京软博会,全面提升南京软件产业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2017年,力争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5400亿元,比上年计划增加700亿元,增幅达15%左右。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占比超过72%。
(六)实施分类指导,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13.分类做好民营企业培育。制定实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继续开展民营企业家培育,实施百优民营企业培育。全市民营经济计划投资22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6.3%。
14.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筛选出100家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加快推进南京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南京企业服务网建设,切实发挥南京企业服务中心各项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全市计划新增市级以上中小企业服务(技术)平台(小企业创业基地)15个;培育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区5个。
15.贯彻落实降成本工作。出台我市《落实国务院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工作方案的政策建议》,从降低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和推进企业内部降本增效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经过1—2年努力,降成本工作要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实现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全年为实体经济企业直接减负200亿元左右。
附件:南京市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
备注:直报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纳入各区、开发区考核;液晶显示制造企业不再纳入软件相关指标统计。
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
工业总产 值增幅 (%) |
工业投资 (亿元) |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
软件和信息服 务业收入(亿 元) |
民营经济增加值 增速高于区gdp (%) |
新增规模 企业数 (个) |
单位工业增加 值能耗下降 (%) |
去产能(万吨) |
栖霞区 |
4 |
170 |
1890 |
106 |
4 |
40 |
2.5 |
5(船舶) |
其中:经济技术开发 区 |
5 |
170 |
1810 |
- |
4 |
40 |
2.5 |
- |
江宁区 |
4 |
398 |
1300 |
1050 |
4 |
40 |
1.5 |
72(水泥) |
其中:江宁开发区 |
5 |
203 |
1030 |
- |
4 |
30 |
1.5 |
- |
浦口区 |
10 |
418 |
950 |
885 |
4 |
40 |
1.5 |
65(水泥) 15(船舶) |
其中:高新区 |
15 |
171 |
800 |
- |
4 |
20 |
1.5 |
- |
六合区 |
2 |
240 |
740 |
19 |
4 |
30 |
5.8 |
- |
其中:化工园 |
2 |
130 |
660 |
- |
4 |
15 |
6 |
- |
溧水区 |
12 |
320 |
285 |
23 |
4 |
30 |
1.8 |
15(水泥) |
高淳区 |
7 |
268 |
110 |
23 |
4 |
20 |
1.5 |
- |
雨花台区 |
- |
- |
1260 |
2210 |
4 |
- |
2.5 |
105(水泥) |
玄武区 |
- |
- |
320 |
630 |
4 |
- |
持平 |
- |
秦淮区 |
- |
- |
480 |
275 |
4 |
- |
持平 |
- |
建邺区 |
- |
- |
105 |
57 |
4 |
- |
持平 |
- |
鼓楼区 |
- |
- |
160 |
175 |
4 |
- |
持平 |
- |